藏家小說

藏家小說>隆萬盛世百科 > 第799章 898反對(第1頁)

第799章 898反對(第1頁)

在魏廣德陷入沉思的時候,徐江蘭已經看出魏廣德正在思考事情。

從看到奏疏抄本那一刻起,她就知道這是一件政務,雖然按說丁憂在家的魏廣德不應該插手此事,可自家相公明顯知道這件事兒是不能拒絕的。

能夠動用官驿傳遞公文,還是奏疏形式送來,随便猜也能知道是誰送過來的。

所以這個時候她并沒有打攪魏廣德思考問題,而是出去端了一杯熱茶進來放在桌子上,自己就退出了屋子。

做為後世來人,魏廣德當然不會隻看眼前的利益,而忽視将來。

就如同明朝宗室祿米般,明初定下的政策,在當時看起來對朝廷财政不夠成多大壓力,可是到現在已經變成朝廷沉重負擔。

而王崇古談成的隆慶和議,說實話,結果并沒有達到魏廣德的心理預期,甚至是大大的不如。

雖然按照王崇古的想法,固定每年的交易額,可魏廣德更知道的是,規矩的設定本來就是為了打破的。

現在每年定下交易幾萬兩,那十年後呢?

撫賞銀可是按照交易額計算的,交易額越大撫賞銀的需求就越多。

雖然大明為此可以得到馬匹和牛羊,但是大明朝的朝貢從來都是薄來厚往,吃虧的生意。

安知鞑子胃口不會越來越大,不斷要求提高交易額。

馬匹和牛羊的市價加上撫賞銀,這可就是高價了,根本達不到他想要的,削弱甚至控制鞑子經濟的想法。

必須駁了他,給了蒙古撫賞銀,後世所謂皇明三百年,不和親不納貢就會大打折扣了。

魏廣德在很短的時間裡就确定了自己的想法,雖然議和是他當初支持的,可條件太過苛刻,那就不行。

互市,在邊鎮開放自由市場當然沒有關系。

可是讓大明朝憑白給蒙古人送去大把銀子,那就不合适了。

雖然算賬,似乎這樣朝廷歲支也能節省不少,可削弱草原實力的目的沒有達到,那就是個錯誤的決策。

與其簽署這份隆慶和議的内容,還不如等到俺答汗老死,草原實力為了争奪汗位大打出手的時候,大明再把把漢那吉推出來更占便宜。

想明白了這些,魏廣德當即拿着東西去了書房。

這裡畢竟是卧房,可沒有筆墨紙硯這些東西。

等他到了書房,自己直接幺出清水放進硯台,拿起墨條開始研磨,同時也在腦海裡組織措詞。

他不想去考慮朝中那些人支持這份奏疏的,這和他沒關系,但做為閣臣,就必須把心中所想報上去,讓皇帝能夠好好思量這個事兒。

此時魏廣德的腦海又開始了發散思維,忽然一個名詞跳進腦海裡,“晉商”。

晉商,其實就是指明清五百年間的山西商人,晉商經營鹽業、票号等商業,尤其以票号最為出名。

不過在這個時候,晉商的實力還很弱小,即便一些晉商已經跻身大鹽商行列,但他們更多的都會選擇搬離那裡,而是去了蘇杭一代發展。

而且,因為明朝對邊貿的嚴格限制,在這個時期晉商裡除了已經搖身一變成為大鹽商的那些人,其他的商人實力都還很弱小。

即便插手走私生意,規模其實也不算大。

畢竟,在大部分商人眼中,還是鹽業來錢最快。

和福建類似,都是地窄人稠,外出經商成為人們的謀生手段。

不同的是,福建人大多往海外跑,而山西商人則是在大明國内流動。

晉中商人此時已遍及全國各地,雖然生意規模不算大,北京城曾流行這麼一句話:“京師大賈數晉人“。

至于在明末,晉商為了謀取更大的利益,以張家口為基地往返關内外,從事販貿活動,為滿族政權輸送物資,甚至傳遞文書情報。

晉商在關内外的貿易活動,對後金政權在物資上給與了極大的支持,後金政權對于晉商也給予禮遇和重視,他們對清統治者加強對蒙古地區的統治起到了配合作用。

這個時候,魏廣德已經意識到,後世晉商會發展到那個樣子,未嘗沒有互市的“功勞”。

在明中期利用互市壯大資本,結交大明邊将,到了後期可不就膽大到直接做起漢奸商人,賺那些沾血的銀子。

王崇古,山西商賈之家

魏廣德隻知道晉商八大家裡有個喬家,這還是托影視劇的福,才知道這戶奸商。

但八大家裡有沒有姓王的,魏廣德還真就不知道了。

或許,因為王家已經逐漸走進大明朝堂的關系,不會摻和進那些賣國勾當裡,但是其他的晉商終于還是插手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重生後被渣夫的白月光盯上了+番外  你将虛無  喂我驕傲+番外  我是NPC,聽不懂玩家的話+番外  前夫求我做皇後(穿書)  我在穿書文裡當大佬  重生有空間之種田養崽  下山無敵,我帶七歲女兒去修仙  總裁在後宮崛起+番外  讓你抓嫖,你抓了自己女上司?  趁情敵失憶  不死不滅的我在40k的絕望旅途  (咒回同人)[咒回]一覺醒來未婚夫變成了大叔  (柯南同人)和透子青梅竹馬的那些年+番外  不是沒想起  我的重啟人生  一覺醒來變成了omega+番外  你是我青春裡的路過+番外  海島十七[第1部]  執筆焉是解書人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