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棄世
王建病了好長時間了,為了讨個好彩頭,連續三年改元大赦。
立國之初,沿用唐昭宗“天複”年号,之後建元“武成”,用了3年改元“永平”,用了5年自公元916年開始,連續三年,每年都改元,年年都是“元年”,通正元年916、天漢元年917、光天元年918。
改元大赦,隻能慰藉王建的心靈,卻不能醫治他的身體。随着病情一天一天的加重,王建自知大限将至,于是召集心腹,進行托孤。肩負托孤重任的是宦官宋光嗣和養子王宗弼、王宗绾、王宗瑤等。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王建先是簡單回顧了自己的一生,說多虧了你們的盡心輔佐,我才能平定秦蜀之地,以至建國稱帝,我一直兢兢業業,隻恐會對不起江山社稷、天地神靈、天下蒼生,我真希望天下能夠太平無事,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百姓安居樂業……我操勞了一輩子,歲數大了,病情也很重了,萬一真斷了氣,也不用搶救了,放棄治療吧……
随後,王建對自己的身後事做了安排:王宗衍雖然有賢德,但畢竟年幼年僅18歲,我本不願廢長立幼,是你們非讓我這麼做的,我這才勉為其難,遵從你們的意志,所以請你們務必不忘初心,一定要盡心輔佐他,不要敗壞了我的家業!
王建口中的“賢德”隻是一句應景的客套話,王宗衍到底是啥德行,他是知道的,于是緩了兩口氣之後,王建又補充說道,“如果王宗衍實在不能勝任的話,就請你們在我的其他子孫中挑選一個合格的人來繼統,把王宗衍安置在别宮,給予優厚的待遇頤養天年,千萬不要殺了他呀!”
在最後,王建還提到了限制“後族”勢力的措施,即不允許徐賢妃的兄弟們掌握實權尤其是兵權,隻給他們優厚的待遇就行。
透過王建的托孤遺囑,也可以捕捉到一些容易被忽略的信息,比如突然提到的徐賢妃兄弟。他們之前從不見諸于史料,相信隻是史料的缺失,否則王建不會在臨死時還念念不忘、千叮咛萬囑咐。當時,很有可能是“後族”勢力擡頭,并且有幹政的迹象,這才符合邏輯。王建死後,徐賢妃的兄弟徐延瓊、徐延珪也确實很快就掌握了兵權,這是後話。
托孤之後,王建并沒有當場咽氣,而是繼續跟病魔做了一段時間的鬥争,期間,王建病痛難忍,必須坐于錦囊中。這日,王建與病痛掙紮的間隙,對左右人說道:“我看見無數的百姓冤魂圍繞着我,前前後後無計其數,他們全都罵我,說他們全是因我的重賦厚斂而死,他們要去陰曹地府,到閻王爺那裡告我的狀……哎,我是真不知道民間疾苦啊!現在該怎麼辦呢?”
說完這番話之後沒多久,王建就帶着對蜀地百姓的愧疚和對國家未來的擔憂,永遠地閉上了眼睛,享年72歲,在位12年。
王建出身寒微,“世為餅師”。
據說早年葬父時,棺椁入坑後自動跳出,旁邊有位高人,說這裡是出天子的風水寶地,當然不會容你一介小老百姓下葬了。王建這小暴脾氣,把棺材重新入坑,然後棺材又跳,王建又葬……如此反複多次,他先人的棺材闆終于給壓住了。
這當然是反科學的。封建時期的帝王總要發明一些靈異傳說,強調自己受命于天。葬父天子地,隻是其中一個。
類似的還有,說王建在忠武軍時,奉命讨伐草賊尚君長,某次戰鬥中,王建奮力苦戰,以至于戰馬都累死了,然後不知出于什麼原因,王建剖開了戰馬的肚子,發現裡面有一條小蛇。這個我信,畢竟魚肚子裡還能發現寫着“陳勝王”的帛書。
再如,王建年輕人時與狐朋狗友晉晖當強盜,遭官府通緝追捕,慌亂之中躲入一處古墓,恰逢當地舉辦無遮齋會,忽聽古墓外面有人沖裡面喊“無遮大會,一起去嗎?”古墓裡亦有聲音回答道:“蜀王在此,我要陪蜀王,先不去啦。”王建晉晖壯着膽子四下觀瞧,古墓裡裡外外隻有他們兩人,不知道聲音是從哪裡來的。
二人面面相觑,“咱撞鬼了!”不過兩個亡命徒并不害怕,還互相問:“蜀王在此……咱倆誰是蜀王?”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雙生獵手 被神君渣後和鬼王HE+番外 他摸了一下我的手 特種兵之我能看見經驗條 南山詞 小道長 一品皇商:不做棄妃做大佬+番外 愛慕已久[娛樂圈] 一起長生不老,可好 絕世武魂 (紅樓同人)紅樓之晚韶華+番外 我在大秦發展高科技 重生漢末之群雄召喚 延遲心動 紅樓:開局庶子,嫂嫂請自重! 諸天萬界:我在影視世界的人生 沙雕霸總終于低下高貴的頭顱 我有一顆大帝妖丹 諜醫1937 死遁後男主總想扒我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