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穿過寺廟的紅牆小道,秋天的微風不算冷,吹得人很舒服,最近一切順利他的心情也跟着如輕風般舒暢起來。
禅房外面的梧桐樹葉随風搖曳,斑駁的陽光灑在窗棂上,道衍早已在他的禅房内等候。
“大師,方才與東察合台汗國的使團聊了許多。”朱雄英坐下,抿了口熱茶,用手指摩挲着茶盞的邊緣,緩緩開口。
道衍微微一笑,雙手合十:“哦?那殿下有何感想?”
朱雄英說道:“若是有機會,真想去看看東察合台汗國乃至帖木兒汗國看看,素聞河中地區乃是霸王之基,昔年耶律楚才随成吉思汗親征便對此地贊不絕口。”
道衍點了點頭道:“他們的風土人情,與我們大明截然不同,甚至與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都截然不同,察合台系和托雷系的子嗣經過上百年的分居,從信仰到習俗、語言,都早就不是一回事了。”
“大師說的是。”朱雄英歎了口氣,“隻是,我也感覺到了他們話語間的隐憂,東察合台汗國的黑的兒火者大汗雖欲與大明交好,但他們對西方的帖木兒汗國頗為忌憚。”
人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可實際上東察合台汗國是真快瘦死了,從堪輿圖上看,這是一個千裡大國,看着很吓人但人口分布在天山南北的盆地邊緣,中間都是沙漠戈壁,根本不能生存,所以人口加起來隻有幾十萬,軍隊也不到十萬。
丢了河中地區,東察合台汗國就等于是丢了關中隻剩下隴西和涼州的漢末西涼軍,看起來地盤大、軍馬剽悍,但也隻是“看起來”有點吓人,人口和經濟完全不足以支撐軍備,全靠高比例的征召制度維持因此,不僅是六次東征把他們徹底打疼的帖木兒汗國令他們恐懼,甚至對于東方草原上對他們最有威脅的瓦剌部,他們也一直提防着。
而大明的問題在于,明軍有足足二百多萬,數量世界第一,野戰部隊質量也沒的說,但是在西域補給完全跟不上。
因為限制西域的因素在于地理環境,地理環境就決定了這地方種不出多少糧食,也沒有多少水草,能夠去供養十萬乃至數十萬的大軍長期屯駐在此,而明軍如果像這次一樣長途跋涉勞師遠征,那麼投送的兵力極限,也就是五萬人出頭隻算戰兵不算輔兵和民夫。
所以大明的問題不是沒軍隊,而是不能為在西域對抗帖木兒汗國的軍隊提供足夠的補給,數千裡的補給線實在是太要命了,除非修條鐵路出來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因此,在西北鐵路沒有貫通之前,明軍是基本不可能投送大量兵力去對抗帖木兒汗國的,投送的兵力超過五萬在路上就得餓肚子,長期屯駐的兵力超過八千,超過的士兵就得餓死。
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正是因為帖木兒汗國能夠延續蒙古帝國驅趕牛羊進行補給的、與明軍完全不同的補給方式,因此東察合台汗國很清楚要是帖木兒汗國真的打上門來,大明是保不住他們的,從河西走廊出動的明軍哪怕收到消息也需要很長的時間進行整備集結和趕路,到了那時候沒準他們都被打滅國了也說不定。
“大師覺得該如何維系西北的局勢?”
“這世間的紛争,絕大多數都是因利益而起。”道衍淡淡地說道,指了指桌上的茶杯,“隻要平衡得當,便能維持長久的和平,就如這杯茶,過熱則燙手,過冷則無味,恰到好處的溫度,才能品味出茶的真正韻味。大明與東察合台汗國的關系也是如此,既要保持友好,又不可過于親近,更不能疏遠。”
面對這種“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的答案,朱雄英默然片刻:“說重點。”
這次道衍不敢繼續裝高深了,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殿下示之以威是不錯的,能夠讓哈馬力丁看到大明的國力,但僅僅是讓東察合台汗國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做出不理智的舉動還不夠,西北的局勢,最重要的是在于帖木兒汗國,最好還是能夠讓帖木兒汗國意識到大明不是他們能夠輕易相與的,如此才能維持西北局勢有着較長時間的安定,讓大明積蓄實力等到殿下的蒸汽火車和鐵軌能夠綿延到西北的時候,該考慮如何維持和平的就不是大明了,而是帖木兒汗國,所以現在加大發展工業的力度,才是最重要的,對于當下,無論是東察合台汗國還是帖木兒汗國,都要‘示之以強’。”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寒門:枭雄 (德雲社同人)雲安+番外 我為詭中仙 職業花錢,目标千億 嫁給男主的病嬌小叔 心機 對月亮心動 我是孟婆,但我不想幹了 三國:偷偷發展吓壞衆諸侯 是,教宗 破産嫁給男配後他不按套路走 僞傲嬌和甜餅/總裁的小甜妻 觊觎[娛樂圈] 我外星人的身份快藏不住了 神通橫推修仙世界 篡位皇子的嬌軟白月光 青瓷 開局契約造化青蓮 三國風雲:群雄争霸天下 徒弟天天想孝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