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教谕深吸兩口氣,掩飾自己的驚訝,很快他便恢複過來,随之而來的便是身為人師的喜悅之情。
對于大多數教谕而言,除了升官以外,最讓他們開心的便是遇到一名好學生。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孟子有雲:“師也,父兄也。”
當先生的遇到一名優秀的學生,既要為人師表,令其身正;又是學生的‘父兄’。
自然而然,學生對先生有着天然的好感,未來真是發達了,也不會忘記恩師的好。
孟教谕緩了片刻,重新考校他的學問,發現範淩恒雖然在文體結構上的見解獨樹一幟,提出來‘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把八股文行文格式總結的淋漓盡緻。
但,範淩恒對于經義的理解又讓孟教谕百思不得其解。
你說他不會解讀吧?
拿這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考校他。
面前這小子解讀說這句話意思是儒家尚仁崇德,而要修養仁德,就要“學而時習之”,要始以“博學”,繼以“審問、慎思、明辨”,終以“笃行”。
為學不僅要“博學于文”,也要“見賢思齊”,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還要“見不賢而内自省也”,以“觀過”而“知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此亦所謂“君子懷刑”。
這簡直就是句句經典,文字使用的也頗為巧妙,甚至比他理解的還要深刻。
你要說他會解讀吧,這一句“子遊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又回答的坑坑巴巴。
最後,孟教谕又問了幾句經典之文譬如“朝聞道,夕死可矣”“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等名句
範淩恒回答的不僅流暢,還能旁征博引,從君子、仁、義、禮、恕等多方理解。
但隻要不是名篇,他就回答的不好。
這種行為讓孟教谕恍然大悟,這名學生竟是有些小聰明,肯定是針對《論語》的典籍名篇特意學習,從而忽視了對于整部《論語》的學習。
此風不可長!
他再三思索,決定還是要點醒範淩恒。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驽馬十駕,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孟教谕語重心長的問道:“你可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範淩恒怎能不知,這可是高中要求背誦全篇的荀子《勸學》,而且從教谕節選來看,怕是把自己當成在學習上投機取巧的人了。
他心裡暗自叫屈,這怎麼能怪他!
教谕手中無書,進行考校是空口随便問,一時之間能想起什麼就問什麼,而《論語》之中那麼多篇章,教谕自然就緊着印象深刻的精華篇章問。
而能入選高中語文課本,讓範淩恒都能倒背如流的肯定是《論語》中的名篇。
那些沒有入選的,他隻能憑借自己的理解去回答,沒有課本釋義和語文老師的講解,回答的不好也是理所當然。
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範淩恒立馬擺出一副謙虛的态度,認真回答道:“先生,學生知錯,未來要有驽馬精神,持之以恒的進行學習,不給學問留死角。”
他在做金融的時候沒少看《新聞聯播》和《人民日報》,對于這些套話也是信手拈來,至于實際嘛……
已經确定後世的學習技巧和作文技巧在八股文上是行得通的,他作為從六歲到二十二歲都在學校接受現代化教育的學生,應試教育的受益者,怎麼可能和古人一樣按部就班、中規中矩的學習?
在範淩恒前十六年的記憶裡,宗族學堂先生教讀書都是先讓學生背誦,在背的滾瓜爛熟之前不會去講裡面的内容。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輪回丹帝 慢慢甜 被五個世界大佬飼養的日常 (綜漫同人)文豪扮演指南+番外 長生從紅樓開始 山鬼吹燈滅 數學女王 混在架空古代 滿門炮灰讀我心後,全家擺爛殺瘋了 最強兵王在三國 戰國:開局一塊地 真千金她法力高強 前朝後宮都是修羅場(女尊) 給小情敵上色的幾個步驟 [穿書]+番外 女裝王座[無限] 炮灰成了心尖寵+番外 穿越南宋收拾舊山河 我好像時日無多了[無限流]+番外 戀愛軟件逼我追我死對頭 重生系統我在非洲賣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