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小說

藏家小說>白膏河中學 > 第一章 似水流年(第1頁)

第一章 似水流年(第1頁)

古代已降,曆史變遷,便有風雲際會。合安城西北部的谯州龍陽郡,地理位置處于古華北平原腹地,曆來有“合安城北部門戶”之稱,往來商賈熙熙攘攘,舟車行人絡繹不絕,交通十分便利,繁華不曾斷絕。

近代以來,此州郡有九眼龍井噴水,附近百裡百姓甚為驚歎,傳說是道家鼻祖老子出生。由此,此州郡又被譽為“老子故裡,天下道源”。當地人蓋高堂宮殿,供其香火。

谯州龍陽郡距離古淮河以北二三十公裡,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古淮河兩岸,物阜人豐,豪傑并起,黃土地,土地肥沃,物産豐饒,盛産小麥、玉米、黃豆、紅薯、高粱等農作物。自古以來,這裡的老百姓基本不會缺吃,不會少穿,不曾遠走他鄉。除非人為的特殊時代特殊原因。常言說“走千走萬,不如古淮河兩岸”,民間的說法是最真實的反映。

如此州郡,自然吸引并聚集着南來北往的商賈俠客。同時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土地環境适合作物生長,便非常養民。且民風淳樸講究,兼具彪悍刁蠻。上下曆數千年,谯州龍陽郡自古便英雄才人輩出,所謂“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者,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之多。

此郡的曆史名人、英雄豪傑,普通老百姓都能如數家珍,信手拈來,随便就可以舉幾個曆史上威名赫赫者。曹操、華佗、老子、莊子、撚軍首領張樂行等均出生于斯,生活于斯。

據說範蠡與西施最後也是隐居此地,直至駕鶴西去。距離龍陽郡城東面20公裡的何家庵就有範蠡與西施的墓葬。墓冢尤其巨大,逐年增長,很是神奇,一片青松密林。多年來,範蠡與西施一直享受附近幾十裡百姓的香火,求子、求财、保平安,逢年過節,焚香叩拜者如流如織。

此地曆史悠久,便有許多古人古董之故事舊事口口流傳。随便問一本地白叟黃童,其均能講出幾個故事,甚至說自己就是古人某某的多少代傳人。講的有鼻子有眼,不由得你不相信。

龍陽郡的百姓們挖溝、打塘、建房挖地基等,保不準就會挖出一個舊時古董來。拿到集市上就能換取幾兩碎銀,再換買些生活必需品,高高興興地回家來。

谯州境内的古渦河是古淮河的支流,發源于南河州,流貫于谯州城區、龍陽郡和漆城縣。再流過懷元郡,于豐阜市入淮,再流入東海。古渦河是谯州龍陽郡附近百姓的母親河。

龍陽郡白膏河集位于縣城以東五公裡的地方,距離古渦河南岸約三公裡。除了古渦河外,還有兩條中等大小的河流流經白膏河集。其中一條是白膏河集鎮南面的向陽河。另一條是白膏河,流經白膏河集鎮的西面與北面。

相比較向陽河,白膏河似乎曆史更久遠,汩汩的河水靜靜流淌,滿載一河的舊事。白膏河集是因白膏河而得名。

據老人們講起,向陽河是挖掘的人工河,三十來米寬,河坡較陡,二十多米的深度。

之所以挖掘向陽河,是因為自古以來,六七八月份,古淮河時常會決堤。決堤時候,便發洪水,發洪水,就發生過洪水淹沒村莊的悲慘事,災民流浪,四處逃荒。曆代府衙多少也重視這種現狀,決心要把古淮河治理好,讓兩岸百姓安居樂業。于是一聲号召,兩岸的百姓開始挖溝挖河,疏導古淮河水。

向陽河就是在那種情況下挖掘的。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幹,終于挖掘成白膏河集鎮南面的向陽河,造福于附近百姓。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大怪獸訓練家  僞人棋組三回合秒AI,全場驚呼  絕密恐怖檔案  美漫蠱仙,開局下蠱透明人  所有故事從春暖開始  重生之途命運重繪  綜武:從李莫愁開始疊詞條  木葉:從副本模拟開始  我的法醫女友  影視:我能連接星際交易網  崩壞學園2:救世之銘  影視:從慶餘年開始制霸天下  黃山旅行社  美漫抛瓦人  怪十  全職法師:水龍王  林風巅峰之路  鬥羅之驚天魔術師  鑄命升途  散了散吧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